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决策取得一定的进展,新药研发进展尤其迅猛
关于难治复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决策进展迅速,一个方面是一些已经上市多年的老药(例如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的联合应用,包括老药之间的联合应用和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人们在长期随访中发现这些药对于难治性复发性骨髓瘤除了有近期疗效以外,也可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有关硼替佐米的荟萃分析表明其用于难治性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非常好。
另一个方面是一些新药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新药包括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帕比司他(Panobinostat)和二代蛋白酶体抑制剂卡非佐米(Carfilzomib)。帕比司他是一个比较好的新药,在去年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公布了其Ⅲ期临床研究结果,该临床试验联合帕比司他、硼替佐米和激素治疗后,可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延长4个月,是一个比较有应用前景的药物。但是,由于3种药物联合应用,其副反应也相对偏大,因此在申请获得FDA临床应用的批准时也经历了周折,终于在前不久被批准上市应用于临床。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帕比司他必须和蛋白酶体抑制剂联合应用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单用效果并不理想;其次,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两种药物的价格都很贵,因此将两药联合作为一线治疗还仅限于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卡非佐米是一个有效的第二代蛋白酶体抑制剂,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减轻神经炎的发生,针对硼替佐米耐药的患者有效。目前,它在国外批准的适应证就是针对硼替佐米和来那度胺耐药的患者,还没有作为一线的治疗。去年在ASH年会上报道了很多卡非佐米联合来那度胺、环磷酰胺等一些药物用于一线治疗的一些结果,目前看来其近期疗效很好。但是,由于该药物批准上市用于难治复发患者的治疗时间尚短,远期疗效还有待观察。
此外,还有一些针对CD38的单抗以及针对多个信号通路的一些临床研究结果。使针对骨髓瘤,尤其是难治性骨髓瘤的多途径多信号通路的联合治疗,最终能够达到一个很好的疗效。比如,最近有一项研究发现来那度胺联合CD38单抗和地塞米松针对难治性复发性骨髓瘤的具有很好的疗效,但是也存在不足,例如该临床试验样本量较小。未来的治疗可能是一个免疫调节剂联合单克隆抗体的治疗,或者是蛋白酶体抑制剂联合单克隆抗体,抑或是三者的联合治疗。
1q21扩增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不良预后因素,预后判断及治疗均需综合考虑
确切地说,针对1q21扩增的细胞遗传学异常的预后目前是有争议的,因为1q21扩增往往是伴发的,很少单独发生。如果一个患者存在单独的1q21扩增,这部分患者的预后是中等的。大部分患者常伴随着其他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如果伴随好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其预后还好,如伴随一个不良细胞遗传学异常,其预后会很差。因此,判断1q21扩增的预后常常需要综合考虑。在治疗上,目前普遍认为硼替佐米是一个比较好的药物,尤其是伴有中危的,特别是伴有t(4;14)易位的患者,硼替佐米能逆转其不良预后,使用硼替佐米后t(4;14)易位患者的预后能够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对于高危的患者,比如p53基因缺失和t(14;16)易位的这一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多药的联合应用才能克服这些不良预后。
我国的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指南计划更新,并将结合国情有所侧重
NCCN更新比较快(一年至少更新一次,有时更新两次,有时根据临床研究的结果会实时更新),NCCN指南更新体现了临床研究新发现的有效药物的最新进展,且大多集中在难治复发的患者治疗。而对于中国来说,目前在国内上市的新药仅沙立度胺、硼替佐米和来那度胺3种,因此即使更新的频率不高,更新的内容也不会太大。目前,国际上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临床分期也有了较大的进展,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些关于诊断和分期的新的指标。未来我国指南更新的重点可能将主要集中在诊断方面。
国际骨髓瘤基金会(IMF)组织赴美进修学习可开拓年轻医生的视野
中国医生赴美学习进修的项目得到了国际骨髓瘤基金会的大力支持,该项目于2011年启动,具体是选择中国7家医院的青年骨干赴美学习(第一年是2周,以后是1周)。主要学习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请一些美国著名专家授课,另一方面是参观他们的实验室和临床医院。尽管学习时间比较短,但可以开拓年轻医生的视野,增长学识,提高科研思维的能力,更多地了解国际上最新、最前沿的诊疗方法和策略。希望将来我们把这个项目继续做下去,让更多的中国年轻医生能够接触这个气氛的熏陶,提高他们对骨髓瘤研究的兴趣,这也是我们活动的主要宗旨。